发布日期:2025-07-06 07:19 点击次数:173
库里拉的“最后一战”恐将美国拖入新泥潭。美军空袭预示着第六次中东战争爆发。
陆军上将迈克尔·库里拉(7月将卸任)是行动实际指挥者。他长期主张“摧毁伊朗核能力”,被以媒称为“以色列最大保护伞”。
2025年初,他主导将驻韩“爱国者”系统、航(“尼米兹号”“卡尔·文森号”“福特号”)及B-2轰炸机调往中东,为袭击铺路。
美军出动7架B-2隐形轰炸机(从密苏里州起飞,经37小时空中加油抵达)和潜艇部队,对伊朗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发动打击。福尔多设施(深埋地下90米)遭12枚GBU-57巨型钻地弹(单枚重13.6吨)集中攻击,纳坦兹和伊斯法罕则被30枚“战斧”巡航导弹打击。
特朗普称“福尔多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并强调这是“辉煌的军事胜利”。
卫星影像显示地表严重塌陷,但地下核心区损毁程度存疑,伊朗在袭击前已转移高浓缩铀,且设施抗毁设计(多层混凝土加固、S-300防空系统)可能削弱了打击效果。行动代号“午夜之锤”,旨在摧毁伊朗核能力,迫使伊朗回到谈判桌。但美媒揭露,此行动实为以色列游说结果,以方长期推动美军直接参战。
伊朗对等反击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对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发射导弹数量“与美军投掷炸弹数相同”(约14枚),刻意避开居民区。卡塔尔称其防空系统拦截了大部分导弹,未造成人员伤亡。声明此次行动是“对侵犯主权的回应”,并强调不威胁卡塔尔等友好国家。同时警告“中东所有美军基地均为合法目标”,暗示可能升级冲突。联合国、海合会、阿盟等谴责袭击侵犯主权,呼吁停火。伊拉克预警冲突将迎来“危险转折点”
防长顾问科尔比等反对分散军力应对中东,主张聚焦“印太围堵中国”。但库里拉凭借美以特殊关系赢得博弈,其论点“袭击伊朗风险可控”最终说服白宫。库里拉等“鹰派”推动的全面战争可能超出特朗普预期。伊朗已展示报复意志,若美以继续升级,中东恐陷长期混战,成为“第二个叙利亚”。伊朗对等反击暂未造成伤亡,但双方博弈远未结束:“冲突实质是美伊核对抗与中东霸权之争”。
当地时间24日,阿拉比亚电视台:伊朗和以色列宣布停火,特朗普感谢伊朗通风报信,让美军无人伤亡。伊以官宣停火前后,伊朗对以发动4轮导弹袭击。
根据协议,停火将分阶段实施:伊朗先开始停火,到第12个小时的时候,以色列也开始停火,到第24个小时的时候,这场“持续12天的战争”将正式结束。特朗普说,每一阶段的停火期内,另一方将“保持和平与尊重”。
阴云还在笼罩,世界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谁也预示不了明天。
#如何看待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